文章来源:
你赚多少钱,只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性! + 查看更多
你赚多少钱,只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性!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9-05-27
你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你有多少价值?决定你价值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有些人可能认为,是学历,或者资历,或者能力。其实,真正决定一个人价值的,是他的“不可替代力”。也就是说,如果你干的活别人也能干,那你的价值就会被稀释。如果你干的活除你之外无人可替代,那么你的价值会被无限放大。
我们值多少钱?
我们值多少钱,其实只跟我们的“不可替代性”唯一相关。因为老板在决定你的薪水的时候,心里面有一杆秤,秤的左边,是你现在的收入;秤的右边,是你此刻的价值。注意,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词是此刻,不是你一年前的价值,不是你过往的总价值,就是你此时此刻的价值。
第二个词是价值,不是贡献。
贡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你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业绩。而价值,是说如果我不用你,我现去大马路上招一个人,最少得花多少钱。简言之就是,你到底可以被多大的代价替代,你就值多少钱。自己创业,投资人决定给你投多少钱,也是如此。
什么是不可替代性?
“不可替代性”最近很火,它由三种核心优势定义,分别是“技术碾压” “跨界碾压”、“认知格局碾压”。这三个层级的不可替代性,也是逐级碾压,越往后,越难以被替代。
1、技术碾压
不可替代性,就是技术碾压。技术碾压很好理解,在一个专业的领域,以五年十年为人生刻度,专注进去,成为专家,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解决不了的,你能解决。
2、跨界碾压
传统的学者,研究者,虽然肚子里有货,但往往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讲得特别无聊,听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善于讲解的大学教授、畅销书作者,却往往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知道用户在碎片时间学习的需求,一味地填鸭式灌输,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用不上;
大量互联网自媒体从业者,虽然互联网思维不差,但是因为缺乏积累,内容干货不足,只会空讲道理,缺少案例支撑,也缺少理论深度。
但如果有一个人取长补短,既打劫了老师学者们该干的事儿,但是又无人可代替。这样的跨界碾压,需要足够的积累。就像当年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中提到的——“connecting the dots”,就是跨界的积累,打造的苹果视觉体系的“不可替代性”。
3、认知格局碾压
认知格局上的辗轧就是,当你的认知到达一定的层级,你就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别人就没办法跟你竞争;但如果你没认知到这个高度,你就想不到,你的位置,你的价值,就有可能分分钟被别人替代。
关于认知格局,也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把“认知”这个词,误认为是“点子”。点子就是灵机一动,就是突发创意,就是你可能有这个点子,他可能有那个点子,就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有的想法。但认知格局,是需要大量积累,大量思考,大量实践的结合。
那么我们普通人,怎么提升自己认知格局上的不可替代性呢?我个人的经验,只有一条,把一句话变一变就行。什么话呢?就是当你遇到一件事儿的时候,从本来的疑问:“这件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改成:“这件事儿,和我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这一句话的改变,会让你从故步自封,只顾眼前,逐渐地发生改变,走到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轨道上。
我们知道,一旦进入一个轨道,那么走起来,就不那么费力,就会很轻松,不可替代性的提升,也变得顺其自然。
看完今天这篇文章,不妨问问自己,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少呢?你做好准备来提升它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