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qHXFJ7wE8ZO8jj7dQu1UA

管理者,千万别陷入目标传递的误区

发布日期:2019-03-18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进行设定目标的环节,也层层落实工作计划,可结果却是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完全实现目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来看看千和会智慧管理的好文是怎么说的。


首先,应该从管理者的角度来找原因。
很多管理者学习了目标管理的技能,懂得了量化,懂得了对目标衡量的SMART,在面对下属进行目标下达时,尽量详细地去讲自己的目标的要求,尽量让下属理解,在得到下属的肯定回答后,就能松口气,甚至有种成就感,因为让下属理解了自己的要求,那就等着收割成果吧。但每每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要知道,目标传递工作中最大的误区就是:“管理者总是试图让下属99%地明白目标”!因为,这会误导管理者们追求目标的文字和数字,也就产生了一种倡导“计划与执行无关”的氛围。

如何跳出这样的误区?
方法是:将尽力让下属理解目标的工作方式,改变为“100%不要出现对目标的误解”。
这个改变很重要,这意味着:
目标传递不再是一个单方面下达的过程;
目标传递是层层转化,而不是简单分解;
不论管理者怎么尽力让下属明白,下属都是被动接受,而这个改变开始让下属去自己理解目标。
目标传递应该有这样的一个过程,那就是对下属的Clear-cut。

Clear-cut是个很宝贵的思想,它告诉我们,接到目标立刻行动的下属,未必就是合格的下属。因为在接到一个目标时,要有一个Clear-cut的环节:
我清楚做什么吗?要交付的结果要求明确吗?
我清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开始吗?
我清楚需要的资源吗?
我现在能想到有哪些阻力?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员或者流程方面的阻碍。
为期X个月的工作,我应该设置几个阶段目标?
… …
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反对盲目行动!
而只有下属能够根据设定的目标,回答你类似的问题时,才代表:
他真的接受了目标,当作自己应该做的事,因为有思考;
他真的没有误解目标,因为他开始展现实现的路径;
他已经开始真的行动了。

管理者下达目标,一定要记住,让下属100%不要误解目标。做到这一点,并非管理者单方面讲述目标就可以,一定有个反馈的沟通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让下属感受到上级与自己共同投入,讨论目标实现路径的一个过程,这才是保证“100%不要误解目标”的最佳做法!
因此,目标的传递要靠管理者来执行,100%不要误解目标,让工作行动开始前,就有一个漂亮的开头,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管理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