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1dePjKdc9HA-TOzOYdx2Q

慕瑄分享|如何培养反熵增思维?

发布日期:2022-02-07


你是否有过下班回到家,整个人就焉了,本来只是打算放松一下就开始干正事的,但是,精力就好像被工作抽干了似的,怎么放松都提不起精神来,只能无精打采的躺在沙发上。
这情形是不是很熟悉?下班后什么也干不了,这是很多白领下班后的常态。

这状态其实就是一种“熵”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散漫状态。

世间万物,动物都是趋向于“熵”的状态了,如果要打破这种的状态,那么需要消耗能量。

那什么是“熵”
熵是来自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的意思是:一个系统的混乱无序程度,一个系统越混乱,越无序,那么熵值就越大,越有序,熵值就越小。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推导出,一个封闭系统的内部,事物总是从有序趋向于无序,熵值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断增加的,这也就是物理学上所谓的“熵增定律”。

而生物学之熵:人生存,就要能量,要食物,要以动植物的死亡(熵增)为代价。人体的一个器官,如果不停地跟其它器官交换能量(血液等),那么这个器官肯定是有用的,活的;如果一个器官跟身体内的其他器官没有任何能量交换,说明这个器官没用了,会被进化淘汰。

万物生长靠太阳。动植物的有序,又是以太阳核反应的衰竭(熵增),或其他的熵增为代价的。

每次整理好个人物品,若干天后又变成杂乱,符合熵增原理;
学习停滞,智慧也会渐渐衰退,符合熵增原理。

所以大家需要具有反熵增思维:每隔一段时间对个人物品以及个人思想等生命智慧类物质修葺整理,回归有序和活力。

想要反熵增,对于“熵”,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熵增是发生在封闭系统之内的。所以,避免熵增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流动的开放系统。

因为,在抵消的过程中,系统就能从原来转向无序状态的趋势转变为有序状态。反熵增有两个最关键的条件:

    1.这个系统必须不断地远离平衡,不能停滞,不能沉寂 耗散结构理论强调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这一点也明显体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了。
    2.这个系统必须是个开放系统。孤立、封闭的生态系统,是无法产生熵减的。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前提。

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为什么那些伟大的公司不断强调开放性、赋能员工的原因。


如何培养反熵增思维


那么如何培养反熵增思维?首先你得明白熵是一种世界观。



对于企业

对于企业来说,要时时保持开放的发展心态。对外,不断了解市场变化,用户需求,新的技术政策。对内,要激发员工活力,激励员工良性竞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高的推动力

对于个人

对个人来说,要时刻清楚世界是在一直变化的,原地不动就是在退步。时间是不会倒流的。在不断前行的时光中,不间断地学习和了解新世界新变化,反熵增才能实现更开阔的人生格局。

以创业为例,创业阶段,我们齐心协力从混乱的市场中杀出一条生路,这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壮大,这就是从初步有序到更加有序的过程。

成熟阶段,像很多大企业会出现的大企业病,像部门之间开始各自为战,官僚主义作风,企业效率低下,这些其实都是无序又回到有序的过程。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有效的管理或公司体系匹配,企业很容易就会成为熵的受害者。很多大公司之所以会走向死亡,正是因为无法控制熵增,被自己沉重的肉身给活活拖死。

简单来说,反熵增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案措施让体系从无序的状态转变成有序的状态。

反熵增思维案例-贝索斯
说到反熵增思维,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作为跨境人最熟悉的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贝索斯正是通过他的第一性原理——反熵增思维,带领着亚马逊这家庞大的组织不断向前,颠覆了一个个市场,从最开始做网上书店,颠覆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书店巴诺;到后来做零售,战胜了零售商之王沃尔玛,市场已超美国前10大零售店的市值总和;前几年,亚马逊进入云计算行业,现在那些鼎鼎有名的传统计算公司巨头,如IBM,惠普,Dell等的市值加起来,总和都不如亚马逊,贝索斯也因此成为了世界首富。



你是否记得亚马逊大会上的Day one理念。
贝索斯发明了两个词:Day one和 Day two,并且为了提醒自己,他还把工作的大楼直接命名为 Day one,提醒自己,每天进入这个大楼的第一步,看到的都是贝索斯的第一天,都是亚马逊的第一天。

 Day one:创业起步的状态,背后的实质是找到破局点的创新者。

 Day two:功成名就的状态,背后的实质是即将进入创新者窘境的在位企业,即将遭遇极限点(失速点)。

在贝索斯看来,当你达到了人生巅峰的那天,就意味着你要开始倒霉了,人生要保持在 Day one的活力状态,避免陷入 Day two的“高熵”状态。

工作是如此,生命亦是如此。这里引用薛定谔在1943年中做的一场关于“生命是什么”的演讲中的一段话,很美,值得欣赏:

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生!

生命以负熵为生,多么简洁而美丽的一句话。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与“七宗罪”作斗争: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我们自律,自控,并不是有多崇高的道德感,而是生命的本质就是负熵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