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Pxxsvha-JbBFKLiJ_6Jew
慕瑄读书|《要么品质要么死》第三讲 :勿入!品质误区+ 查看更多
慕瑄读书|《要么品质要么死》第三讲 :勿入!品质误区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11-2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靠品质才能赢得市场,站在“管理”角度来说,没有品质的管理,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管理,没有管理意识的品质,也谈不上真正的品质。对于品质管理,却有不少企业流于形式化,从而进入品质误区。
实战派管理专家李践老师根据多年来对品质管理的实践,总结出企业在品管上存在的6大认识误区:

01 处处都是“差不多先生”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品质没有差不多!如果都是差不多,那品质就千差万远。
但我们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很多企业员工,对品质的要求心里都是“≈”的概念,抱着差不多的想法!
谁是中国最有名的人?胡适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揭晓了谜底:他姓差,名不多,是中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白糖,他买了红糖回来。他妈妈责怪他,他摇摇头说:“白糖红糖都是糖,都差不多嘛。
差不多的处事方式,是导致差不多先生悲剧人生的根源;差不多的思想,是导致一个国家覆亡的主因;对品质差不多的态度,是一个企业失败的关键。
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打破品质不可能完美的固定思维,认真做好每一个生产步骤。
追求完美品质,摒弃差不多。
02 品质=血拼
很多企业家一谈到品质,就觉得是昂贵的象征,以为推行品质管理必然费用惊人,让企业大出血!
其实错了!什么是品质?品质是客户满意,符合标准,零缺陷!
零缺陷是什么?第一次就做到位。没有返工没有缺陷,其实成本更低。比如美国施乐公司,在推行全面品质管理的前六年,生产成本降低了20%!
同时,品质的提升既会带来高价值,又会带来客户的满意度,客户的满意度又会激发客户的忠诚度,给企业带来更加稳定的利润。
所以,结论相反,品质是节省成本,提高价值,提高利润。
03 品质问题只是一线工人的事情
品质管理是从上到下的,品质战争的决定因素不在前线!你没有建立流程和标准,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没有用心去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责任心。
一家生产型企业,为了保证品质,公司规定,如果发生品质问题,品管员要对生产员工进行罚款,每次罚款50元。品管员开出的罚款单,生产部员工必须签字确认。如果拒签。罚款翻倍。这样的相互制约,导致生产员工和品管员关系非常紧张,矛盾重重。不仅没有让产品品质得到保证反而常换换品管员,而且生产部员工也经常离职!
品质的第三个误区是:认为品质是一线员工的事儿,跟办公室的白领不沾边,更和管理者没关系!凡是出现品质问题,马上归咎于生产,归咎于一线员工,拿品管员开刀。
所有的品质都是人做出来的,品质等于企业家的人品,等于企业领导人的决心和管理水平,它来自于我们的流程、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机制、我们的管理。
04 销量比品质重要
是追求短期的销量,还是保证品质,在于企业决策者的一念之差。然而,选择销量大于品质的企业,往往输得一败涂地!
为了快、为了销量而牺牲品质!于是爆发了三聚氰胺事件!哪怕之前再有忙不完的订单、营销网络覆盖全国,都不能挽回遗臭万年的局面!
一个企业不能在销量至上的狂热中去盲目地开拓客户、开拓市场,盲目地生产产品,这是杀鸡取卵、本末倒置,只能加速企业的死亡!在当今中国,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很大,我们太渴望成功了,甚至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就是陷入销量大于品质的泥潭!
05 成本永远比品质重要
很多企业在口号中是以品质为第一位的,但是,当考虑到花费的时候,就是成本第一了。然而,我们计算过品质成本吗?
2009年8月,美国人马克泰勒驾驶丰田雷克萨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油门卡住,突然加速,导致汽车失控,车上4人全部遇难。这次事故,让丰田深陷“召回门”。
其实,“丰田召回门”不仅是技术上的漏洞,本质上思维方式的失误!如果加装“刹车优先系统”就可以避免。可是,“刹车优先系统”会使每部车大约增加50美元的成本。丰田为了节省50美元,导致召回近千万辆汽车。损失预计超过20亿美元,品牌形象损失无法估量!
丰田其实已经把品质放在了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干毛巾拧水,就要控制成本,节省每一分钱。于是就节省了加装“刹车优先系统”的费用。
在制造业,这种代价高达销售额的20%-25%,服务业高达30%-40%!而更多的是掩盖在冰山下的、属于无形的资产损失;商誉的丧失!客户的流失!销售机会的错过!过多的库存……
这些,都是隐藏在财务报表外的更大的成本杀手!
砍掉成本是一种美德,但是,砍掉成本绝不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
06 失误率和品质无关
在有一些人的观念中,认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别说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连1%的失误都不算什么。
当你在开车的时候,有1%的失误会怎么样?可能发生事故,事故可能酿成灾难,而灾难就是这个微不足道的1%造成的。
想想看,如果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1%的失误率,世界末日是不是真的到了?
所以,品质不允许有任何的失误。
重视品质,走出品质认知误区。最高管理层作为企业的灵魂,要肯定品质管理的价值,要率先积极参与承诺,并组织专业的管理部门大刀阔斧推行品控计划,并持续不断的执行和改进,来面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品质管理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而非流于形式。
品质是客户满意,符合标准,零缺陷!
除了走出品质误区,品质靠什么呢?这需要我们提升对品质的另外一种认知:
品质是靠预防而得来的。
在品质管理中有一句名言,预防重于纠错。品质不在于纠错,因为所有的纠错都要付出代价,所有的纠错都给客户造成了损失。
所以在品质的战争中,品质重在第一次就做对。“Do the job right the first time.” 这是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率先提出的,这一理念,在当时掀起了一个时代至上而下的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第一次做对,就要从源头抓起。从设计开始,这个环节成本只是3%左右,在设计上就要加入品质管理的模式:客户满意,品质保证,符合标准,力保品质必须是100%;接下来在生产环节,必须保证100%;销售环节、服务环节,保证100%;最后到了客户手上也是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