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riG4Ohh0PHgJBS7NQWP3_g
慕瑄读书|《为成果而管理》第十讲:最大限度挖掘企业的潜能+ 查看更多
慕瑄读书|《为成果而管理》第十讲:最大限度挖掘企业的潜能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09-26

导言:
古人云:“机会要你去发现。而不是机会发现你。” 运气、偶然事件,和灾难对企业的影响,正如它们影响人类的所有努力一样。但是,运气从来不会造就一个企业,当风口上的“猪”,也只是暂时的。繁荣和成长只属于那些系统地发现和探索挖掘自己潜能的企业。它的潜能总是远远大于它已经实现的现状。
发挥企业潜能从客观和心理上来说都非易事,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下功夫,管理层也必须高度重视,因为发展潜能并充分挖掘其中的机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危险和弱点指出了企业能从哪里发现自己的潜能。把它们从问题转化为机遇能够带来非凡的回报。有时,为了实现这个转化所要做的只是改变高管的态度。
下面这三个问题可以让我们看到企业隐藏的潜力:
1. 有哪些约束条件和局限性因素使企业变得不堪一击,妨碍企业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并降低其经济效益?
2. 企业在哪些方面有发展失衡的问题?
3. 我们在担心什么,我们看到哪些因素对企业有威胁——我们如何能将它转化为机会?
视薄弱环节为机会
最有希望挖掘潜能的地方是企业内在的制约因素,当企业经营遇到危险,是薄弱环节,也是机会。
如果人们不去埋怨,不害怕困难,视危险和薄弱环节为机会,带着发展的眼光,以机会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现存的危险和薄弱环节,就极有可能获得惊人的回报。
将问题变成机会,是一种态度、一种眼光,更是卓越能力的体现。
解决失衡:化弱势为优势
德鲁克表示:“如果大量与成果不成比例的生产性活动出现失衡发展问题,它常常说明企业存在巨大的、没有利用到的潜力。要挖掘这种潜力,企业的性质和结构总是需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要真正解决问题,最终要改变结构。结构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于一些“术”的层面。要挖掘潜力,企业的性质和结构必须发生调整和优化。
管理人员也是生产性资源。因此,如果管理人员的数量出现严重的失衡,并造成管理人员的成本出现严重的失衡,这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宝贵的、昂贵的和十分匮乏的资源。
虽然公司需要一流的管理者, 但它不能向他们提供让他们满意的薪酬,或带给他们足够的挑战和成就。即使成功地吸引或培养了需要的人才,也很快就会再次失去这些人才。企业的发展因此遭遇挫折,最终可能遭到毁灭性打击。然而,如果把失衡问题视为机会,它会成为销售量和盈利能力迅速增长的源泉。
内容节选自彼得·德鲁克在《为成果而管理》第十章 立足今日,开创未来
互动思考
1、我们对市场与顾客,知识与技术提出什么样的构想?这些构想成立吗?
2、目前公司的机会点是什么?为此你做了什么准备?
3、公司的创业精神是什么?
古人云:“机会要你去发现。而不是机会发现你。” 运气、偶然事件,和灾难对企业的影响,正如它们影响人类的所有努力一样。但是,运气从来不会造就一个企业,当风口上的“猪”,也只是暂时的。繁荣和成长只属于那些系统地发现和探索挖掘自己潜能的企业。它的潜能总是远远大于它已经实现的现状。
发挥企业潜能从客观和心理上来说都非易事,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下功夫,管理层也必须高度重视,因为发展潜能并充分挖掘其中的机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危险和弱点指出了企业能从哪里发现自己的潜能。把它们从问题转化为机遇能够带来非凡的回报。有时,为了实现这个转化所要做的只是改变高管的态度。
下面这三个问题可以让我们看到企业隐藏的潜力:
1. 有哪些约束条件和局限性因素使企业变得不堪一击,妨碍企业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并降低其经济效益?
2. 企业在哪些方面有发展失衡的问题?
3. 我们在担心什么,我们看到哪些因素对企业有威胁——我们如何能将它转化为机会?
视薄弱环节为机会
最有希望挖掘潜能的地方是企业内在的制约因素,当企业经营遇到危险,是薄弱环节,也是机会。
如果人们不去埋怨,不害怕困难,视危险和薄弱环节为机会,带着发展的眼光,以机会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现存的危险和薄弱环节,就极有可能获得惊人的回报。
将问题变成机会,是一种态度、一种眼光,更是卓越能力的体现。
解决失衡:化弱势为优势
德鲁克表示:“如果大量与成果不成比例的生产性活动出现失衡发展问题,它常常说明企业存在巨大的、没有利用到的潜力。要挖掘这种潜力,企业的性质和结构总是需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要真正解决问题,最终要改变结构。结构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于一些“术”的层面。要挖掘潜力,企业的性质和结构必须发生调整和优化。
管理人员也是生产性资源。因此,如果管理人员的数量出现严重的失衡,并造成管理人员的成本出现严重的失衡,这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宝贵的、昂贵的和十分匮乏的资源。
虽然公司需要一流的管理者, 但它不能向他们提供让他们满意的薪酬,或带给他们足够的挑战和成就。即使成功地吸引或培养了需要的人才,也很快就会再次失去这些人才。企业的发展因此遭遇挫折,最终可能遭到毁灭性打击。然而,如果把失衡问题视为机会,它会成为销售量和盈利能力迅速增长的源泉。
内容节选自彼得·德鲁克在《为成果而管理》第十章 立足今日,开创未来
互动思考
1、我们对市场与顾客,知识与技术提出什么样的构想?这些构想成立吗?
2、目前公司的机会点是什么?为此你做了什么准备?
3、公司的创业精神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