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atixfcdFMGn1N1IFkhcyg
慕瑄读书|《为成果而管理》第一讲:企业经营八个切入点+ 查看更多
慕瑄读书|《为成果而管理》第一讲:企业经营八个切入点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07-18

我们时常抱怨管理者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企业未来的事情,其实抱怨管理者在明天的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太少是徒劳无益的。
我们看到的对未来的漠视只是表面现象;管理者处理不完今天的事情,因此也无法关注明天。
其真正的病根缺乏处理企业的经济任务所需的知识基础和系统基础。
管理者想要谋划未来,必须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应付今天的挑战,解决当下的难题,且效果要更大、更持久。
因此他需要系统化地处理今天的工作。经济任务有三个不同的维度:
1)提高现有业务的运营成效,且产生效果
2)辨识企业的潜能(潜力),认同和理解它并发挥作用
3)对企业进行更新(创新)以便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三个维度的必须是同一个团队,利用同一套人力、财力和知识资源,并被纳入到同一个企业经营流程中。
创造未来的行为不会在明天发生;而产生于今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与今天的任务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这三个维度不管是并行而做,还是只做其一,我们都必须摸清企业的现实状况,及它取得经济绩效的能力。
完成三个维度经济任务的8个切入点:
1、成果或资源不源于企业内部,它们来源于企业外部。
企业内部没有利润中心,只有成本中心。
成果不依赖于企业内部的任何人,也不依赖企业所能掌控的任何事情。成果取决于企业外部的人——市场经济中的顾客、计划经济中的政治当局。
能令企业与众不同并且成为其独特资源的是它运营各类知识的能力,即将外部资源(知识)转化为外部成果(经济价值)的过程。
2、经济成果的取得是靠挖掘机会,而不是靠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唯一指望的是恢复企业的经营模式,至多是消除瓶颈,扩大产能,但如果想要得到新经济成果必须来自各种机会的挖掘。
3、为创造成果,资源必须分配给机会,而非问题。
“机会最大化”是对企业经营工作有意义的定义,而且实际上是准确的定义。对企业至关重要的是成效,而不是效率。
它关注的不是 “如何把事情做对”,而是“如何找到正确的事情做,并集中资源和力量做好这些事情”
4、只有保持领先,企业才能创造出经济成果,而仅有能力是不够的。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是由市场和顾客决定的。只有提供顾客认为有价值的、并愿意掏腰包购买的东西,企业才能赚取到利润。能够为市场和顾客带来真正价值的东西才是领先的。
永远稳坐领先宝座的企业是不存在的。
5、任何领先优势都不会是永久的。
市场和知识都是普遍可及的,而市场是成果的载体,知识就是资源。领先地位只不过是暂时的优势。
管理者应该把企业经营的中心放在机会上并远离问题,重新带来领先优势并阻止迈向平庸的趋势,用新的活力和新的方向取代迟钝和惰性。
6、现存的一切都将老去
恢复正常状态始终是徒劳无益的,“正常状态”只符合昨天的现实。管理者的责任不是在已经发生变化的今天强行使用昨天的标准;而是改变企业及其行为、态度、希望、产品、市场和分销渠道,使它们符合新的现实。
7、企业的现有的一切可能是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在社会环境中, 少数的活动(最初是10%,最多也不超过20%)会成就90%的成果(二八法则)。
第一个含意是,虽然90%的成果是由最初发生的10%事件创造出来的,但剩下的90%的事件产生的成本却占90%,而这些事件是创造不出成效的。
第二个含意是,资源和企业付出的努力通常会被分配给90%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实际上创造不出成果。
第三个含意非常重要,即作为收入的资金与作为成本的资金很少属于同一个资金流。
在企业付出的努力、成本、资源和成果上,企业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扩散能量。所以,企业需要持续不断的重新评估和校正方向。
而做需要做的就是都让当下的经营更有成效。
8、聚焦是创造经济成果的关键。
经济成果要求管理者集中地应付尽可能少的产品、产品系列、服务、顾客、市场、分销渠道、最终用户等,它们带来的收入越多越好。
要创造出经济成果,就需要专心处理少数几项能够带来相当大的经营成果的活动。
不管是企业还是部门或者一个团队;不管是解决当下工作效率问题,还是企业未来长远发展问题,我们都需要这8个切入点作为“工具”进行问题及工作进行剖析,让其作为工作的“标配”。
互动思考:
我们顾客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为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需要投入要素是什么?
关键资产和核心能力是什么?
我们看到的对未来的漠视只是表面现象;管理者处理不完今天的事情,因此也无法关注明天。
其真正的病根缺乏处理企业的经济任务所需的知识基础和系统基础。
管理者想要谋划未来,必须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应付今天的挑战,解决当下的难题,且效果要更大、更持久。
因此他需要系统化地处理今天的工作。经济任务有三个不同的维度:
1)提高现有业务的运营成效,且产生效果
2)辨识企业的潜能(潜力),认同和理解它并发挥作用
3)对企业进行更新(创新)以便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三个维度的必须是同一个团队,利用同一套人力、财力和知识资源,并被纳入到同一个企业经营流程中。
创造未来的行为不会在明天发生;而产生于今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与今天的任务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这三个维度不管是并行而做,还是只做其一,我们都必须摸清企业的现实状况,及它取得经济绩效的能力。
完成三个维度经济任务的8个切入点:
1、成果或资源不源于企业内部,它们来源于企业外部。
企业内部没有利润中心,只有成本中心。
成果不依赖于企业内部的任何人,也不依赖企业所能掌控的任何事情。成果取决于企业外部的人——市场经济中的顾客、计划经济中的政治当局。
能令企业与众不同并且成为其独特资源的是它运营各类知识的能力,即将外部资源(知识)转化为外部成果(经济价值)的过程。
2、经济成果的取得是靠挖掘机会,而不是靠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唯一指望的是恢复企业的经营模式,至多是消除瓶颈,扩大产能,但如果想要得到新经济成果必须来自各种机会的挖掘。
3、为创造成果,资源必须分配给机会,而非问题。
“机会最大化”是对企业经营工作有意义的定义,而且实际上是准确的定义。对企业至关重要的是成效,而不是效率。
它关注的不是 “如何把事情做对”,而是“如何找到正确的事情做,并集中资源和力量做好这些事情”
4、只有保持领先,企业才能创造出经济成果,而仅有能力是不够的。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是由市场和顾客决定的。只有提供顾客认为有价值的、并愿意掏腰包购买的东西,企业才能赚取到利润。能够为市场和顾客带来真正价值的东西才是领先的。
永远稳坐领先宝座的企业是不存在的。
5、任何领先优势都不会是永久的。
市场和知识都是普遍可及的,而市场是成果的载体,知识就是资源。领先地位只不过是暂时的优势。
管理者应该把企业经营的中心放在机会上并远离问题,重新带来领先优势并阻止迈向平庸的趋势,用新的活力和新的方向取代迟钝和惰性。
6、现存的一切都将老去
恢复正常状态始终是徒劳无益的,“正常状态”只符合昨天的现实。管理者的责任不是在已经发生变化的今天强行使用昨天的标准;而是改变企业及其行为、态度、希望、产品、市场和分销渠道,使它们符合新的现实。
7、企业的现有的一切可能是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在社会环境中, 少数的活动(最初是10%,最多也不超过20%)会成就90%的成果(二八法则)。
第一个含意是,虽然90%的成果是由最初发生的10%事件创造出来的,但剩下的90%的事件产生的成本却占90%,而这些事件是创造不出成效的。
第二个含意是,资源和企业付出的努力通常会被分配给90%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实际上创造不出成果。
第三个含意非常重要,即作为收入的资金与作为成本的资金很少属于同一个资金流。
在企业付出的努力、成本、资源和成果上,企业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扩散能量。所以,企业需要持续不断的重新评估和校正方向。
而做需要做的就是都让当下的经营更有成效。
8、聚焦是创造经济成果的关键。
经济成果要求管理者集中地应付尽可能少的产品、产品系列、服务、顾客、市场、分销渠道、最终用户等,它们带来的收入越多越好。
要创造出经济成果,就需要专心处理少数几项能够带来相当大的经营成果的活动。
不管是企业还是部门或者一个团队;不管是解决当下工作效率问题,还是企业未来长远发展问题,我们都需要这8个切入点作为“工具”进行问题及工作进行剖析,让其作为工作的“标配”。
互动思考:
我们顾客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为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需要投入要素是什么?
关键资产和核心能力是什么?
